遵义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矮人墓群暗示古菲律宾曾侵略我中国

遵义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遵义市10大物质文化遗产

播州海龙屯遗址。位于遵义市老城北的龙岩山东麓。是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堡之一,始建于南宋宝祐五年。由南宋朝廷与播州的土司杨氏共同营建,曾在战争中被毁。是集军事屯堡、衙署与“行宫”为一体的“土司”遗存。于2015年7月4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岩灰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岩灰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九坝镇境内桐习公路,被称为“桐梓人”发祥地。从岩灰洞出土的旧石器和烧骨的研究中,发现了古人类用火的痕迹,是迄今长江以南古人类用火最早的发现。

遵义会议会址。在遵义老城子尹路东侧,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当年为房主经营酱醋及颜料纸张。铺面居中有一小牌楼,檐下悬挂着毛泽东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字的黑漆金匾。

娄山关。位于遵义市汇川区娄山关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曾在此与敌激战,取得大捷。娄山关战斗是红军长征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

湘山寺。一座千年古刹,该寺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原名万福寺,曾数易其名,元初称护国寺,明末称湘山寺,清中称双泉禅寺,民国初称万寿禅院,但湘山寺之名却被沿用至今。全寺势雄姿秀,布局疏密有致,结构严谨有法,红柱金顶,工艺精湛。

马鞍山古人类遗址。遗址是西南部文化区系的组成部分。马鞍山北洞文化遗址上部层位年代属晚更新世后期,距今约1.5至1.8万年;下部层位则距今2万年以上。从时间和文化内涵两方面考虑,以及出土文化遗物的丰富,它对研究我国旧石器多元结构和文化圈具有重要意义。

鹿鸣塔。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遵义仁怀市城东门河右岸小山上。山顶南北宽而东西略窄,西面低凹处,为建塔时填平。鹿鸣塔为楼阁式六角七级密檐式石塔,造型优美,雄伟壮观,是昔日仁怀县城八景之一。

务川大坪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遵义市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分布于该县大坪镇龙潭村洪渡河两岸的团堡、长坳、朱砂井、中寨、赶子元等村民组境内,为黔东北已发现的大型汉墓群。大坪汉墓的年代从西汉早期一直延续至东汉晚期,持续近四百年,出土器物具有秦、巴、蜀等文化因素。

务本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遵义市正安县城北新洲镇政府大院内,东靠道真自治县,南连本县杨兴乡,西邻桐梓县,北接四川省南川市。务本堂是东汉名儒、贵州文化教育始祖尹道真先生讲学、居家及墓葬之地。

棺渡崖刻。位于遵义赤水官渡镇麻迁边的公路旁,崖刻为几组既有象形又有抽象形态的阴刻符号,主要内容为横卧的人形、房屋、田地、耕具、战车、弓箭、斧钺、以及鸟兽虫鱼等。这些符号是什么时代,什么民族留下的遗迹,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遵义市10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茅台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茅台酒酿制技艺,在贵州省遵义市茅台镇属于传统手工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茅台酒的酿制技艺是茅台镇独特的传统酿酒工艺。生产工艺分制曲、制酒、贮存、勾兑、检验、包装六个环节。

廖氏化风丹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廖氏化风丹创制人廖耀寅依托贵州大娄山丰富的药材资源和板桥古镇的流通便宜,承袭祖业行医济世,于明代崇祯十七年研制出的“化风丹”。

桐梓苗族服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居住在贵州省桐梓县南部海拔较高山区的苗族,为抵御当地严寒的冬季气候,上衣多采用对开襟样式,下面则穿着蜡染百褶裙和挑花围裙,袖子再套上挑花袖筒,小腿裹多层挑花绑腿。苗族妇女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的色彩是她们生活中选择取舍的素材,应将这些色彩穿在身上,形成一种源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美。

仡佬族傩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仡佬族傩戏至迟在元明时期传入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由此开始在当地流传。道真仡佬傩戏以祈福迎祥为目的,由民间称为“道士先生”的艺人组班表演,有歌有舞,或说或唱,庄谐交作,文武并重。

薅秧歌。海龙薅秧歌是农民在田间薅秧劳作时边唱边劳动传唱的民谣,主要流传于遵义市海龙镇贡米村。海龙评书起始于明末清初,流传于古播州的一种口头绘声绘色讲述、形体动作表演海龙屯、以及古播州历史事件、人物的艺术形式。

董酒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酒以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和风格,在中国名牌白酒中独树一帜,一是用130多味中草药入曲,大曲大窖制香醅、小曲小窖制酒醅。二是将小曲酒醅串蒸大曲香醅,这一串香工艺五十年前推向全国,卓见成效。三是董酒大小窖池筑法独特,与其他知名白酒迥然不同。

河灯节。习水河灯节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习水县二郎乡群众的一项民俗活动。二郎乡位于习水南部的桐梓河畔下游,有“习水南大门”之称,特产丰富,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习水小青城之称。

赶苗场。赶苗场是在习水县醒民镇榨山坝一带广为传承的民族文化活动,其历史已经很悠久了。赶苗场作为少数民族自主开展的文化活动,经过无数代人的传承和发展,逐步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和相对固定的表现形式。赶苗场其意义十分独特,醒民镇地处川黔边界,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了两省人民和苗汉人民的交往和发展,促进就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独竹漂。独竹漂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独竹漂高手们脚踩一根楠竹,漂行水上如履平地。随着时代更迭,便捷的交通工具面世,独竹漂则渐渐变成了一项近乎失传的技艺。独竹漂已经被列入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矮人舞。矮人舞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余庆县矮人舞主要分布于余庆县乌江以北地区的敖溪镇及周边村镇。敖溪镇位于余庆县中部,地处湄、凤、余三县结合处,是余庆通往湄潭、遵义的必经之地。